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跑來大稻埕晃一晃,因為這一帶街區有我的舊時記憶,踏進每一條小路小巷裡,總有些畫面不時的就浮出眼前,
記憶也總想去追逐那些曾經喜歡的味道,而紅豆餅就是我記憶裡喜歡而會想念的味道。
走過母校「永樂國小」的另一邊涼州街與民樂街口旁,這裡有個小小的店面,攤車上紅紅大大「紅豆餅」字樣,很快就引起我的注意,
招牌上寫了個『黃』字,但網路上通稱為「涼州街萬丹紅豆餅」或是「大稻埕萬丹紅豆餅」,
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跑來大稻埕晃一晃,因為這一帶街區有我的舊時記憶,踏進每一條小路小巷裡,總有些畫面不時的就浮出眼前,
記憶也總想去追逐那些曾經喜歡的味道,而紅豆餅就是我記憶裡喜歡而會想念的味道。
走過母校「永樂國小」的另一邊涼州街與民樂街口旁,這裡有個小小的店面,攤車上紅紅大大「紅豆餅」字樣,很快就引起我的注意,
招牌上寫了個『黃』字,但網路上通稱為「涼州街萬丹紅豆餅」或是「大稻埕萬丹紅豆餅」,
這趟上海的旅行,早就想著一定要嚐嚐許多地道美味,湯包、本幫菜、火鍋⋯,嚴格來說只有兩天半的時間,真想把上海的味都塞進胃裡。
在第一天往民宿的路上,我便探著附近有哪些值得去的美食小店,然後看見了這間陋室湯包,回到民宿用軟件一查,發現評語頗優,
又正好有朋友告知我這間的味道不錯,於是立刻決定上海第一天的早餐,就是這陋室湯包了!
/ Cherry.
那是一個缺乏甜味的午後,與好友騎著機車在台北市區穿梭,興致勃勃地前往某間時常吃不到的磅蛋糕,
停好車後轉進巷子裡,果不其然,又撲空了一回,只好帶著苦笑暗淡離開194巷。
我們步伐輕巧的準備往另一間咖啡館走去,還順道與同樣撲空的路人搭上話,然後我忽然的、無意識的轉過頭,看見對角處的可愛民房,
「那間是什麼 ?我們過去看看吧!」,與磅蛋糕的錯過,意外拾得這樣甜一點的午後時光。
提到大稻埕,會先想到的是富含歷史的建築物、南北貨、五穀雜糧、年貨大街、中藥材、玲瑯滿目的布料,別忘了還有傳統的台灣好茶。
每次來到大稻埕,常會錯覺以為離開了台北,他和台南一樣有著歷史的傳統風情,是一塊不會被遺忘的老街區,令人不自覺的想一來窺探,
這次,不喝咖啡,我們來老城區的ASW TEA HOUSE 喝杯英倫式的台灣茶吧!
/ 黛咪
「來到釜山,怎能不見大海一面呢 ?」
釜山雖是韓國的第二大城,卻與首爾很不一樣,
無論風景、無論天氣、無論人情味,比較起來,我似乎更喜歡屬於釜山的那份樸實。
與姐妹的第一次海外旅行,我們來到青沙浦海邊,感受釜山靠海的浪漫,閃閃發亮的海浪,宛若我們笑得燦爛的模樣。
坐落在中正紀念堂附近的Ebisu咖哩 curry & coffee,販賣著平價簡單的咖哩飯,尤以店內的乾咖哩特別有人氣,
這天和好友們相聚于此,品嚐了乾咖哩、起司乾咖哩及牛筋咖哩,度過平凡簡單卻也溫暖的上午。
/ Cherry
有人說,沖繩是最不像日本的地方,的確,有些時候他甚至還與台灣有些相似,
但或許正因如此,正因他多了幾分台灣的熱情、幾分台灣的暑氣,才更讓我們容易愛上這座島嶼。
短短半年的時間,已經造訪沖繩三回,初訪石垣島、二訪宮古島與沖繩本島、最近則剛從沖繩本島自由行回來!
才漸漸的開始熟悉這座島嶼的一切,卻又要和他說聲再見⋯⋯
對於新店人而言,景美舊橋可以說是一座指標性的存在。
我對景美舊橋的印象有兩個,一是在改建之前,車潮還沒那麼頻繁的時候,那時的橋僅有過肩的鐵杆,杆上的藍色油漆還有些斑駁不堪。
再來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、改建之後的圓拱鐵橋,到了晚上會打上不同色調的光亮,在景美溪上映出一彎彩虹。
它是新北市與台北市的交界、時常成為大家相約集合點的明顯地標,
京都自由行的第一晚,就來到我一直很想朝聖的噴火拉麵 — めん馬鹿一代。
在Instagram上看到許多不只是台灣人的外國旅客到京都都會去造訪這間拉麵,而他厲害的、特別的每個人眼前的這碗拉麵,會噴火!
在開始看文章之前,先來看看這次我們在めん馬鹿一代所拍攝的影片,讓你透過影片來感受這碗拉麵到底有多酷、多好玩!
/ Cherry
Follow m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