座落在三角街口的建築,在陽光的映照下,更顯鵝黃色的亮眼。
but. we love butter在台中打造奶油飯店,創造出像是博物館的空間,除了販賣招牌的奶油餅乾,也提供新人試吃、體驗質感喜餅的秘密空間!
座落在三角街口的建築,在陽光的映照下,更顯鵝黃色的亮眼。
but. we love butter在台中打造奶油飯店,創造出像是博物館的空間,除了販賣招牌的奶油餅乾,也提供新人試吃、體驗質感喜餅的秘密空間!
說起在台北的可愛餅乾專門店,似乎是能立刻想起位於赤峰街的Koti Koti 家家。
從2021年認識Koti Koti,看著童話裡的飛鳥、松鼠誕生在一份份親手裝載的鐵盒餅乾之中,記得第一次收到Koti禮盒的喜悅,以及每一次經過赤峰店門前都會忍不住想拍照的少女心。
如今三年過去,Koti Koti 再次以亮眼之姿來到我們面前,帶著以邱比特之名的愛,降落在距離赤峰街不遠的另一條街上,這裡是開放喜餅試吃的預約制門市,專門為了新婚喜餅客人而誕生。
我的母親,是個永遠可愛的少女心。
第一次用黛咪的照片用作文章封面,她興奮又緊張,不停在我身旁叨念著:「不要把我拍得很老很醜欸?」她笑笑地說,但我知道她是真的在意。尤其是在意識到自己早已過了半百歲數,就算外表再怎麼年輕,再怎麼常聽見有人驚呼她看不出來的年紀,她還是放不下自己臉上那些笑起來,眼角自然而然出現的皺紋,那是她怎麼樣也避不了的,年歲的刻痕。
我總說她的眼睛很漂亮,就連皺紋也是,如果可以,我希望我的五十歲也能長這樣。
習慣一座城市的方式有很多,撇除生活,再者就是時常拜訪的旅行。
數不清自己去過台南多少次,但儘管早已習慣了從台北南下的路程,習慣了在圓環與圓環之間迷路,習慣了府城總是偏甜的味,卻還是感覺自己在這些習慣之間,總有幾分悸動存在,習慣與喜歡也許是一線之隔,而我究竟是習慣了台南旅行的自在,還是喜歡在台南旅行的自在,似乎從未分辨出來。
或許,是喜歡而養成的習慣。
光之於生活,是什麼樣的存在?光之於日常,又能夠創造什麼?
光線對我而言,時常是第一眼就會注意到的要素。
常說自己是偏愛自然光的,但是每每到了一個空間,觀察燈飾、觀察燈光,總會讓目光變得偏執,若在空間裡,有一盞映入眼簾的燈飾成為偏愛,我往往就會變得更加喜歡這個地方。
時間常常在我們稍不注意的時候,就悄悄地溜走。
還記得盛夏時才親自拜訪過在台中盛開的Bloom wedding,沒想到再次見面已是入秋。
在逐漸變得涼爽的傍晚,陽光不再令人熱得暈眩,室內也不太需要空調了。
好像每次來到台中都是搭高鐵,所以鮮少經過火車停靠的、綠川流經的、所謂台中的舊城區。
這次我們倚著搖搖晃晃的列車一路南下,當火車停靠台中車站,我們在出站後探頭看見並不是圓環,而是被拓寬的道路。
每一片葉子都講述著與季節有關的故事。
當陽光穿過樹葉,日子過得長了點,葉片還未染成深紅,便隨著風搖搖晃動、輕輕飄下、最終落地,他溫柔撫摸大地,或許是在對著地底下的樹根訴說,另一段即將迎接誕生的故事。
像是自然轉換、像是季節更迭,隨時間變換,出現在面前的彌月糕點是越來越多了,捧在手心裡,感受到禮盒的厚重與意義,這大概是我喜歡收到彌月禮盒的原因,每一克重量裡滿都富著溫柔與期待。
認識 Bloom wedding 花神頂級法式喜餅 (以下簡稱花神)這個品牌,即將滿一年了,就在今年夏天,終於盼到美麗的花園誕生。
花神的實體店面在台中五權西路上開幕,用大理石包裹華麗的模樣、用盛放的花束填滿美好的心意。
該把時間留在直島?還是豊島呢?
對於第一次來到瀨戶內、又有選擇困難症的我來說,這大概是出發前最困擾我的一件事情,畢竟還得提早訂住宿、安排租車與行程,我卻在旅程前不到一個月的時候,還沒訂房、也還在猶豫,到底該在哪一座島上過夜。
最後,讓我毫不猶豫的,把兩天一夜的時間都給了直島,原因其實很簡單——找到這間位於直島的旅店:MY LODGE Naoshima
和朋友們說起巴黎時,常會變得興奮和滔滔不絕,儘管我其實只在巴黎待過一週,那趟短暫的旅行像是一場很清晰的夢,因為有喜歡的街景與畫、有難忘的甜點與蘋果酒,於是我還是如此思念著。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踏進法國,心裡還在惦念,而最近卻在台北遇見一間法式餐酒館,從裡到外散發的氛圍,皆讓人不禁懷念起巴黎的種種時光。
Follow me: